家乡的亲人
建设北大荒农场的知青
发布时间:2016-01-06作者:王东强点击:144
在我只有几岁的时候,大哥,大姐就踏上北去的列车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上山下乡了,当时对上山下乡这个词汇没有什么深刻的理解,只是感觉大哥,大姐身穿军装非常精神,令人羡慕,由其是大姐寄回的照片,挎着冲锋枪照的,飒爽英姿,好不威武,大姐性格十分要强,18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历任连队小学校长、武装排长,五好战士,优秀党员,因为在兵团从事水稻插秧工作时,双腿在冰冷的水中长时间浸泡,已经严重变形,患上了终身难以治愈的风湿病,疼痛使她一直不能长时间的走路,最后悔的是大姐考大学,第一科数学考完后,自己觉得没考好,就放弃了第二科最擅长的语文考试,结果发榜时她的数学成绩远远超过了分数线,错失了上大学的机会。
那年月,每当快要到过春节的时候,我就在心里祈盼着大哥、大姐能够早点回来,给我们带回来整袋的大米、白面,一桶桶的豆油,还有整角的猪肉。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,城里每人每月只凭粮证供应二斤细粮,半斤豆油,凭票买半斤猪肉,每个家庭生活的都十分艰苦,大哥、大姐用他们稚嫩的青春换回来的粮食,豆油和猪肉,改善着我们一家人清贫的生活,爸爸年轻时就喜欢打猎,打来的野兔山鸡和大哥大姐带回的猪肉,加上蘑菇粉条炖在一起,吃着白米饭,大馒头,那可真真的是山珍美味,令我今生难以忘怀,是一生中最美好的食物了。
大哥经常给我讲他在兵团发生的故事,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好战友张福顺,周冠,马秋阳,人称他们是东北虎,凭一双铁拳打遍来自北京、天津、上海的知青连队,横扫千军无敌手,杀猪宰狗,夜半战狼群,那是何等的威武,大哥的右手也在一次和偷猪贼的博斗中打成了骨折,还有一次大哥在团部食堂给战友做饭时,脚上穿的是塑料底的鞋,地上撒有油污,他的脚底一滑,半个身子掉进了滚烫的油锅里,送到医院抢救,那时候的医院缺医少药,大哥苦熬了几个月,才渡过了危险期,从生命的边缘爬了回来,险些丢了性命。就是这帮当时的热血青年,在荒无人烟的东北三江平原上,垦荒戍边,用青春谱写着壮丽诗篇,有多少人背井离乡,远埋忠骨,把生命永远留在了这里,是你们白手起家用生命把北大荒建设成了全国人民的粮仓。那时候的兵团真是藏龙卧虎之地,有经过长征洗礼的红军老干部,也有下放到兵团,曾经给中央领导人叶剑英元帅做饭的御厨王增远,他是杨洲菜的掌门人,颐和园御厨。记得1976年冬天,我上初一,放寒假时我来到了大哥下乡所在的兵团,大哥在团部招待所工作,那年全国刚刚恢复高考,大哥刚好在备考大学,没时间陪我玩,我就在大哥战友马秋阳(国家拳击裁判,黑龙江省武协副会长)那里借了一把汽枪没事出去打鸟玩,那个冬季的三江平原,一望无际的白雪厚的没了膝盖,摔倒了都爬不起来,所在的团部孤零零的伫立在空旷的雪原上,街上一个人影都没有,零下四十多度的严寒冻的我瑟瑟发抖,打了一只麻雀就赶紧跑回了家。有一天晚上,大哥忘了把阻挡风寒的棉被给外面的鸭窝盖上,家里所养仅有的两只鸭子被冻死,大嫂是上海知青,为了这事,俩人还拌了几句嘴,大哥把鸭子拿到御厨王增远那里让他帮忙做成了香酥鸭,外焦里嫩,味道那可是鲜美无比,绝无仅有,让我这个平头小子也享受到了中央首长级的美食待遇。
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,前几年我又去过大哥往日下乡的兵团所在地,现在已经物是人非,早已没有了当年的模样,现在当年的热血青年也已今非昔比,东北虎中的张福顺因为患脑囊虫病,返城后生活无着落,得了抑郁症,跳楼自杀,周冠(母,赵一曼的同学)罹患癌症去世,马秋阳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已经成为社会知名人士,大哥也历经读大学、研究生,赴澳洲留学深造,后为燕山大学资深教授,河北省教育专家,现已退休。每当电视台播放有关知青题材的电视剧时,我总要认认真真,一集不落的观看到完,《年轮》,《北风那个吹》等等、等等,无一不牵动着我的心,心情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而悸动,看到情深处,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,任由眼泪肆意的流淌,那里有整整一代知青人付出的青春和生命啊!是你们改变了世界,牺牲了自我,为今天的现代化北大荒农场奠定了基础,你们是人民心中最可爱的一代人.,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。